close

一日放學,眾人聚集到校刊社辦,子晴一行人邊玩琴邊聊天。

「你們專題做的怎樣了?老師說段考結束就要交了。」子晴問道。

「說到這個,你們知道台灣是液晶面板的最大生產國嗎?全球有九成的筆電皆產自台灣喔!」苑仔說。

「欸,真的嗎?沒想到台灣也有不少世界第一嘛!」子晴說。

「問題來了,當這些面板汰舊換新時,舊的面板要如何處理呢?」

「全部丟掉,這樣太浪費了吧!舊的應該可以回收再利用吧?」

「嗯,沒錯,據統計2008 年全球大於17 吋的LCD 面板已達4.5億片,而台灣生產了2.3億片,佔全球總產量51%。」

「哇塞!這根本就是天文數字,生產大量的LCD面板,想必須要很多原料吧,如果無法回收再利用,恐怕沒有多餘的原料能用了。」

「沒有錯,液晶面板中的透明導電電極為銦錫氧化物,簡稱ITO,其中銦(In)屬於稀有金屬,在地殼中的存量只有0.000024%,也就是百分之24乘以十的負六次方。從2007年起就出現供應不及需求的問題,若將歷年剩餘的銦合計,2009年可能會因為缺銦,而造成銦價飆漲。」

「光聽到這些金屬化合物就覺得很毒,如果任意棄置,一定會造成更多生態浩劫。我覺得東西夠用就好,沒必要為了追求更大更好的,而更換新的,不知LCD面板要怎麼回收?」

「像剛講到的ITO,若要回收銦和錫,目前是將ITO 廢料粉碎溶於無機酸中,再進行銦錫分離,電解精煉。其餘的回收還有含液晶的廢玻璃面板、彩色濾光片的廢棄光阻等。」

「傳統工業社會只曉得量產,卻不強調減廢,所以造成這麼多的工業廢棄物,面板王國的稱號背後,還有一堆尚待處理的問題啊!不知道以前的映像管螢幕和LCD除了外型上的差異外,還有什麼差別?」

「映像管就是陰極射線管,簡稱CRT,是電視機的主體,它主要分成電子槍、蔭罩裝置和玻璃管。從電子槍發出的電子經過蔭罩裝置,撞擊玻璃管上的螢光體,就會發出光來。LCD則是液晶顯示器,利用光電效應,就是液晶分子在電場變化時發生的光學效應,來達到顯示的目的。」

LCD最大的賣點不是無輻射嗎?」

「多多少少還是有啦!只不過接近,所以略過不計。但只要有電流通過,都有電磁波,所以電器產品都有電磁波。」

「台灣一定用面板、筆電累積了不少外匯存底,但想到我們產生的工業廢棄物,和日繼夜不停趕工的勞工,其實還是耗費許多成本的。」

「工廠不停的運轉,就必須耗費更多的電力,最近不是在吵核四嗎?如果我們的工廠少用些電,剩下的家庭、辦公用電根本不算什麼。」

「要那些企業不運作,少賺點錢應該很難吧!我想勞工也會抱怨薪水變少了。」

「所以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,我們一方面想追求環保,另一方面又不能放棄工業發展,想要達成什麼,勢必先犧牲點什麼才行。」

「這讓我想起了等價交換原則。」

「這又是某個知名卡通的台詞吧!」

「我知道你又要說我宅了,我只是覺得有道理,拿出來借鏡一下嘛!」

「嗯,科技與環境總是不能兩全其美呢!真不知往後的社會發展會何去何從呢?」

語畢,兩人靜默不語,樂音卻還盤旋在空氣中,餘音繚繞,久久不散。

本篇取材自:

工業材料雜誌 272260255

科學月刊1992927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 咔哩咔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