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時常在自己的腦內幻想,和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的進行對話,對一般人來說,這沒什麼特別的,但對我而言,卻比在班上拿到前三名還難。在班上我沒有任何一位能稱之為朋友的朋友,我和班上超過八成以上的同學,對話少於五句之內,而那些僅有的對話,無非是謝謝、借過、嗯之類,應要牽強的把它視作對話也很可笑,所以既然被這些不了解自己的人討厭,也沒什麼好在乎的,因為我們連稱之為交談的對話都沒有過呢!班上的同學並不會惡意地排擠我,只是把我視若無睹罷了,偶爾會不懷好意地推選我為某某科的小老師,替同學收收作業、交代事情,這是我與同學之間唯一的互動機會。

在我心中,最令我懼怕的就是分組活動,一般人會認為不過是分組嘛!有什麼好怕的,但分組是最令我厭惡的事情,沒有之一。每當有人落單,就得被人數較少的隊伍接收,彷彿就像多餘的一份子,無法融入團隊之中,這是最讓人無奈的事情。然而,這種事情卻不斷的在生活周遭上演,分組報告、做實驗、體育課、校外教學、排車位、分房號,需要分組的狀況層出不窮,這無疑是嘲笑我無法融入團體生活的最佳寫照,我被排除在一個個的小圈圈中,鶴立雞群,喔不!不應該用這種正面的形容詞,那應該怎麼說呢?用「遺世獨立」來形容會不會太誇張了。

我不曾想過融入一個班級之中嗎?有的,我在國小時期望國中之後要如何,在國中時又期望高中時要如何,在高中時又想不能在這樣下去了,在大學時一定要有所改變,但大學時卻又故態復萌,那怎麼辦?出社會一定也拖離不了團體生活,除非上班地點只有自己一位職員,又或者在家寫作,但我有當作家的本事嗎?每當進入新環境的第一個學期,我總希望自己能交到朋友,但越是這樣想,就越是與他人格格不入,這樣的結果,就是被別人排擠,被排擠後要怎麼在班上獨自生存呢?

我都是這麼過的,我會閱讀借來的書或是當天的報紙,在上下課時塗鴉作畫,陷入自己的幻想,我為自己設定出幾個角色,並為每個角色打造自己的性格專長,等角色越來越多時,就能交織出各自的人際網絡,我為它們感到開心,這是我在現實世界中無法達成的。我在腦內與自己創造出來的角色交談,談談一週大事或興趣嗜好、抱怨課業上的煩惱、傾吐與別人相處的不快和妄想戀愛情節等等,如此,我才不感到孤獨。

我對班上的同學並沒有強烈的恨意,雖然有時會憎恨起對我視若無睹的大家,但往往都是咎由自取,怪不得別人,反正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,大家各自過各自的。只是午餐時間會有些麻煩,同學總喜歡把桌子排在一起吃飯,當你想要安安靜靜用餐的時候,旁座的人卻嘻嘻哈哈的,這時我只希望盡快把午餐解決掉,再躲到圖書館看報章雜誌,好排遣一個人的孤獨時光。沒錯,一個人總是比較自在。

我也不太喜歡換座位,有人會因為和好朋友坐在一塊而開心,或是和不喜歡的人坐在一起而厭惡,但對我而言,卻沒有討厭與歡喜之分。有些人會為了想和好朋友坐在一起而跟你換座位,我並不會對這種行為有所厭惡,只是會質疑他們感情真的有好到上下課都在一起的地步嗎?另外一種則是坐在一起的剛好都是很要好的人,因此每到下課,就會喪失了安靜休息的權利。下課時間是最難打發的,無事可做時,只能裝睡趴在坐位上,這樣其實很浪費時間,但下課時攤開書本,又會被當作裝模作樣。反正我已經夠怪了,也不怕被別人說長道短什麼。

不是我在說嘴,其實我知道班上同學很討厭我這件事,不管再怎麼視若無睹,也無法法把我當作隱形人,可以的話,最好不要有我這個人存在。我非常清楚,我對大家而言,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,但班上每位同學對我來說,都是痛苦的來源。我不敢說究竟是這個社會,還是教育體制,抑或是家庭背景或者我自己,造就了我的痛苦,但那無形的痛苦,卻可以讓我鎮日在班上不吭一聲,因為根本就沒有需要我開口的場合,而且也沒有人想聽到我的聲音。對我來說沉默不是金,而是無聲的控訴。

這樣大家明白,我無端創造出這些角色的原因了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 咔哩咔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