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對了,上回不是跟妳討論到科技產業的事嗎?」
「嗯。」
「科技業為什麼總是操到爆?總有那麼多訂單要接,妳認為是為什麼?」
「你認為呢?」
「在我去了一趟火車站旁的建國商場敗完家後,我總算有點頭緒了。」
「哦?」
「建國商場總是提供貨色齊全的3C電子產品,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,所以工廠得日以繼夜的生產最新的產品。」
「也就是說,我們都是共犯結構中的一份子。」
「嘎?共犯結構?」
「是呀!有求必應就是這麼一回事吧!」
「這麼講,好像經濟學一開始說到的供需法則呢!」
「哦!你也有修經濟學呀!」
「只是很粗淺的啦!」
「台灣泰半的經濟都是靠電子產業撐起的,這點我們不得不承認。」
「我們幫忙代工電子零件,也累積了不少外匯存底。」
「嗯,所以你還討厭當工程師嗎?少了工程師,我們就沒有3C商品能用,也沒有舒適的生活可過囉!」
「可是很多東西,其實我們根本就不是很需要,但還是會為了追求流行而購買它,不是嗎?」
「誰叫我們身處在這種資訊爆炸的時代呢?要是新產品在使用上感到有什麼不適,消費者馬上就會上網反應,訊息的流通是如此之快。」
「對了,我買東西的那家電的老闆,還一眼就認出我是鄉民呢!」
「你不是天生就一副宅樣嗎?」
「不是啦!我把網路上搜集到的資訊抄在紙上,所以老闆一下就知道我是慕名而來的。」
「嗯。」
「老闆還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話,他說水能載舟,亦可覆舟。妳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嗎?」
「你沒問老闆嗎?」
「我一敗完家,就很興奮得想趕快回家驗貨,所以沒問老闆……」
「……這樣的話,熱門的商品將會很熱門;而冷門的商品將永遠置於陰暗的角落,直到有人願意注意它。」
「嗯,那我應該下次去問老闆,那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?」
「期待你帶著解答回來,我洗耳恭聽。」
這門通識課的結果到底會是如何呢?是會激發同學們的發想呢?還是會讓學生習慣性的敷衍塞責呢?不過,經由彼此腦力激盪,一定會找尋到什麼答案的。